czo2NDoiYU1pcDBLUDh5QXpLZ2ZqdjVJYVpuWWZxUlpmYnc1OFRSNFR5UjdMd1BJWEhTN2c1ajh2TmdvQlRyREphdXRjayI7.jpg

「如果由我來說這個故事,我會怎麼說呢?」

悠揚的配樂、優美的水底世界,有如我們所熟悉的童話故事開頭,由一個不疾不徐的旁白為故事拉開序幕,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告訴我們,這是個怎樣的故事──是美麗又殘酷的故事,是有「怪物」的故事,是「沒有聲音的公主」的故事:伊莉莎是一個啞女,每天過著毫無變化的生活,上太空研究中心的大夜班做清潔工,直到有天一批研究人士帶來了神祕的「資產」,一個像魚又像人的奇妙生物;伊莉莎在好奇與魚人相處下竟然逐步愛上了「牠」,她卻發現史崔克倫上校的陰謀,這奇幻的成人愛情童話會如何發展?

從《水底情深》在去年的威尼斯影展擒下金獅開始,我就好想看這部作品,但卻一再錯過一睹為快的機會,直到正式上映後,我才在大年初四以期待又怕受傷害(怕像有些奧斯卡入圍片不觸動我、也怕太血腥無法承受)的心情入場。先說,《水底情深》血腥的地方大概五六幕,我個人承受度比較低,膽子大一點的應該就沒差。然後,我沒看過吉勒摩戴托羅導演的任何前作,所以無法和其他可能更優秀的作品比較;但才不管那麼多咧,我好愛好愛《水底情深》啊!!

《水底情深》老派而溫柔,浪漫又黑暗,在伊莉莎與無名魚人的愛情故事底下,蘊藏著更多的孤獨和寂寞。我愛死吉勒摩戴托羅導演的敘事方式,讓童話故事始終保有童話的純潔,卻又將那些人性的醜惡編織其中;我愛死莎莉霍金斯的表演,她不是最美的,但她的氣質說服我「她就是伊莉莎」,完全活在角色當中,演得好極了;我愛死這部片的所有演員、美術、配樂、氣氛、攝影,還有那「美麗又殘酷」的劇情,在有些老梗的脈絡下鋪述更多的人心與人性,再次證明老派童話故事也能寫得讓人心頭一震。

(以下有大雷請斟酌閱讀)

screen-shot-2017-09-14-at-9-49-54-am1.png

好啦,我承認我對童話故事比較沒有抵抗力,但《水底情深》真正觸動我的點,在於電影中融合了在時代下那種「老派與進步」的感慨,以及角色的孤獨與弱勢、卑微的渴望著愛,在社會下總是寂寞的悲傷,將兩者連結成一個具有時代感傷以及人道關懷,更藉由這兩點再繼續談「愛」的成人童話。

《水底情深》中的主要角色看起來都非常不同,但細究之會發現他們其實都是孤獨的,而且同樣受困於時代與社會。伊莉莎的老鄰居嘉爾是一位同志,總是到派店買很難吃的派囤積在家中,只為能和服務員聊天,可是當有天他稍稍流露出他的情意,對方馬上說「這是家庭餐廳,你以後不要再來了」,是時代對同志的歧視,更凸顯嘉爾只能一廂情願的孤獨;而身為畫家的他本來畫出了他認為「最好的作品」要給廣告公司客戶,可對方卻說要用攝影的,開除他的上司也要他把果凍的顏色從紅色改成綠色(顏色的隱喻下面再說),最後即便改了那麼多、畫的那麼好也還是被攝影擊敗,更是時代交替下老派感慨的時不我與;我覺得劇本寫嘉爾的角色寫得最好,更呼應全片的老派氛圍,非常耐人尋味。

伊莉莎上班總是遲到,總是幫她佔位子打卡的黑人同事瑟達,老是碎碎念自己的丈夫很大男人而且不知感恩,瑟達言詞看似是不滿,實則流露出她默默為她所愛的人付出之深與隱忍,對比後來在家被史崔克倫上校威脅時,她與丈夫的言詞在在表達出被壓抑的孤獨及多年付出的不滿,身為黑人又是女性清潔工,在工作上被鄙視、在家裡被忽視,身邊只有能無怨傾聽她的傾訴的伊莉莎在;科學家霍夫斯特勒博士,或說迪米崔,是蘇聯間諜,但在科學理念(魚人的科學與生態價值)以及祖國信念(是否要違背蘇聯上級要他將人魚殺掉的命令)之間,他拿刀的緊張、幫助伊莉莎的行為,也顛覆我們對間諜的想像,更從他看似「背叛」的行為看出那純粹的「善」,更是在社會選擇下的孤獨無援;可最後他自己仍舊導向悲慘的結局,也是在感傷選擇「善」與「理念」卻落得滿身傷吧。

165824.61461000.jpg

而史崔克倫上校無疑是全片大反派。從廁所那場大男人的戲碼、對伊莉莎的鄙視、在床上摀住老婆的嘴(代表他遇到伊莉莎想要女性閉上嘴巴被控制的慾望)、以言詞羞辱瑟達和伊莉莎的身分,他都是代表有權勢的人對弱勢者的鄙視、操控、傷害,更是父權社會的壓迫者。但我們之後看見的不只是他的壞,而是他從韓戰後的創傷、在魚人被伊莉莎帶走後被上級施壓找回魚人不然就讓他「消失」,可以從中看見即便有權有勢的迫害者也可能因為環境、因為時代而去做更多抹滅本來的「善」的事;但「時代」可以做為作惡的藉口嗎?

一如在買車時要買凱迪拉克卻只有藍綠色,他說這是綠色,他不喜歡,但銷售員說這是藍綠色,是成功的象徵,「像你這種成功人士十有八九都開這種車」;有人說「綠色」象徵「進步」,整部電影令人看見的是時代進步下的人性善惡,但我覺得更精確地說,「綠色」代表的應該是「改變」,是時代遞嬗的結果:嘉爾老是買很難吃的綠色的派,他和伊莉莎都難以下嚥(伊莉莎想吐出來代表她在世上特別格格不入);上面說的果凍,也在史崔克倫上校家出現,他的妻子拿著果凍要大家一起吃;史崔克倫上校的凱迪拉克被嘉爾在開洗衣車逃跑時撞爛車頭,更有時代的衝撞意味。甚至整部電影色調都是綠色的,完全寫出了在時代的轉變下所帶來的衝突、歧視、孤獨,有如伊莉莎的髮帶顏色,本來她一直都是戴綠色髮帶,代表她的臣服,可後來她戴上了紅色髮帶用手語嗆上校,更代表她的挺身和勇敢。

而嘉爾很愛看的老歌舞劇,在他家裡總是響起的老派音樂,伊莉莎隨著那樣的音樂跳起舞來;而伊莉莎家樓下的老電影院,裏頭撥放的電影已經沒什麼人看,可當魚人把貓吃了跑出去後卻被電影所吸引,更是濃厚的老派情懷與感慨。時代影響很多人,但在這樣的狀況下依然有「愛」的存在。

e585ac50a84cdd32f0e946d26e1d668055f8343b.jpg

「當他看著我,他看不見我的缺陷,他看見的是真正的我。」

伊莉莎的孤獨又和其他人更不一樣。她是啞巴(沒有聲音象徵她的弱勢無法發聲)、長得不特別漂亮、只是小小清潔工、沒有親人、處於社會底層,只能靠每天起來在浴缸裡自慰滿足空虛的慾望。直到遇到魚人,她的慾望與孤獨有了投射,兩人相戀的過程雖然礙於情緒表達,顯得有些像是伊莉莎的一廂情願,但魚人那在伊莉莎面前總是溫馴的樣子讓愛情面顯得相當浪漫童話,但不是小孩的童話,而是成人的童話:伊莉莎的孤獨化作她對魚人的渴望,她一開始害怕自己對魚人的慾望,可後來她選擇直視,脫光了衣服到浴室和人魚做愛;或是她把浴室放滿水,和魚人在裡面悠游,她「渴望」和魚人一樣,在魚人面前,她就是伊莉莎,不是任何不完整的人,非常浪漫且動人。那種寂寞的痛在遇到看不見她的缺陷的愛之後被療癒,純粹的善與愛更凸顯故事中的人性醜惡與時代下的人心改變。

最後的結局更是淒美,魚人與伊莉莎的中彈象徵善的死去,但魚人最後對史崔克倫上校的反擊更是影片希望傳達的,善與愛能克服一切,而當魚人把看起來已經死去的伊莉莎帶到水裡,伊莉莎脖子上的疤痕既然化作鰓,原來她也不是人類。「他們就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是嗎?」旁白的娓娓道出,似乎也揭示結局的悲喜兩面:也許伊莉莎在社會上就是格格不入,在水裡和魚人在一起才是最終歸宿;抑或最後看似美好的結局都只是旁白,也就是鄰居嘉爾的幻想,透露出的是希望伊莉莎能夠幸福的祝福情感。

film_review_the_shape_of_water_24954659.jpg

不論是哪一種,結局很美,但我總覺得少了一味,感覺應該要更迷幻、更捉摸不定,這樣的結局就真的有些陷入純童話的泥沼,但也是非常有餘韻的結尾,更讓我們能衷心期盼,世上有如伊莉莎的人能在找到自己的愛以後幸福快樂呢。而在伊莉莎到水裡之前,電影安排了一場讓她唱出聲音,傾訴她對魚人的愛的歌舞場面,連魚人都上去一起跳了,說實話,有些出戲啊,雖然的確將伊莉莎對魚人的愛透過歌詞表達得很好,但總覺得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呈現。

而結局的最後最後,用了一首詩來作結:「我觸摸不到你的形狀,因為你包圍著我。」超級愛這首詩,沒有全部寫下來真的可惜,也翻轉了我認為前面有點一廂情願的尾段。你的形狀,正是「愛」的形狀,同時也是「水」的形狀──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原文片名是《The Shape of Water》了。水很柔軟,能包容萬物,沒有偏見,和「愛」,如出一轍。這令我愛不釋手的隱喻,是全片核心,更是人心中那最軟的一塊。全片也有著很多水的意涵,魚人來自水裡,他和伊莉莎最後也回到水裡,總是在下雨天發生重大事情,全片充斥水的意涵,轉念一想,那不就是充斥著「愛」嗎?很符合呀。

真的好喜歡《水底情深》,裡頭用了很豐富的隱喻,而片頭的隱喻更已經點出主旨:「這是一個有怪物的故事。」怪物,真的是魚人嗎?也許有人會說怪物是史崔克倫上校,但我覺得他不是真正的怪物,真正的怪物是「惡」,人心的惡。史崔克倫上校認為魚人是怪物,想要把他處理掉,這讓他自己也被咬掉了兩根手指(個人認為手指象徵他僅存的善,在被魚人咬掉後固定回去但很危險,最後在瑟達家把手指拔下來象徵他的徹底惡化);但在伊莉莎眼中的魚人,是「愛」,因為她心中是有「愛」的,觀點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魚人即便吃掉了嘉爾的貓,但他卻能幫嘉爾長出頭髮、恢復好皮膚,更是代表一種「善」。故事讓我們在一場人獸戀中看見人性「善」的光輝,融合了性別歧視、性向歧視、社會壓抑與階級、弱勢的無聲無援等社會議題,更看人性的醜惡、看時代的遞嬗、看人心的「愛」,徹徹底底打動我。

czo2NDoiYU1pcDBLUDh5QXpLZ2ZqdjVJYVpuZlMzWG1mQ0ZQbHhIUUJJVmdibmRHYkJOUk1aZlQxbmUrWC95b3F5VUNBWSI7.jpg

喜歡吉勒摩戴托羅導演,他的鏡頭語言在暗色的調性下依舊非常有生命力,把色調、節奏和氣氛都掌握得非常好,最喜歡伊莉莎和魚人做完愛後,伊莉莎在公車上看著窗外的雨滴,用手在那邊畫圈圈,然後看水滴一滴匯集成一滴,然後逐漸匯集成最大滴的,最後破滅──似乎是暗喻著人的悲歡離合,也是「愛」的結合。導演和攝影的丹羅斯特辛完美合作,整部的色調跟鏡頭我都超愛的。配樂超動聽,完美牽動著影片和情緒,那老派的音調也超棒的;美術設計、服裝設計也都很美,《水底情深》是一部在技術方面非常高超的電影,但對我來說,戴托羅導演創作的這部童話不只是美術厲害,我也愛他的劇本,愛他所要傳遞的意念,愛他的善與感傷,也愛他的演員。

《水底情深》演員群戲整齊,奧塔薇亞史班森再度繳出入圍水準(不意外)演出,這次她的演出真的有打動我,尤其是被上校威脅以及伊莉莎準備帶魚人離開研究室那兩場戲,入圍我不認為是佔名額;麥可夏儂、麥可斯圖巴的演出也都很細膩,前者詮釋上校的惡與處境其實非常不容易,是今年奧斯卡男配角遺珠,後者在平淡的詮釋中帶有力量,雖然以他的水準來說也不意外;李察傑金斯演的嘉爾,我只能說演的超好,將嘉爾的情緒轉變處理的收放自如、活在角色當中,一路上被另外兩位也很強的男配角壓著打還蠻可惜的,他的演出很動人;飾演魚人的道格瓊斯也功不可沒啦,真的。

最後,莎莉霍金斯的演出,滿分十分,我給二十分!!她的演技精湛早已眾人皆知,但她詮釋伊莉莎這樣的角色依舊讓人愛不釋手,每一個小情緒、小動作、眼神,有如她身軀裡裝的真的是伊莉莎的靈魂,散發強大的善與力量。今年奧斯卡影后,等我看完《郵報:密戰》後再進行最後排名,但我想莎莉霍金斯的演出無疑就是我的第一名了,雖然因為地緣和角色關係被《意外》法蘭西絲麥朵曼反超車真的不「意外」,可我依舊希望奧斯卡影后最後可以頒給莎莉!!愛死她的演出了!!

最後的最後,《水底情深》是目前奧斯卡最佳影片中我最喜歡的,奧斯卡入圍13項,差一項就能平紀錄真是可惜,但已經是超大肯定,有沒有辦法拿下最佳影片,我想有難度,但衷心希望囉。

film_20180130002.jpg

《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菇菇站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