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ingVincent04.jpg

榮獲2017安錫國際動畫影展觀眾票選獎,《梵谷:星夜之謎》先以真人拍攝,再號召100位藝術家以純手繪方式將真人畫成動畫,每秒12幅、總共超過6萬5千幅油畫,耗時六年構築,成為世界首部全手繪油畫長片,藝術家一筆一畫模仿梵谷的筆觸,以梵谷自己的畫作與繪畫方式,拼湊出藝術史上最短暫耀眼的藝術家:文森梵谷的一生。

若是看慣日本、迪士尼那種超流暢動畫片的觀眾,對《梵谷:星夜之謎》可能會比較不適應,因為這部動畫片每秒僅有12幅畫,遠低於基本標準的24幅,因此不以流暢度見長,但我卻愛極了這種呈現方式。除了色彩的流動引人入勝,更厲害的臨摹了梵谷的筆觸,也敬佩藝術家的巧手與耐心。

雖說整體表達較為不順暢,不喜愛梵谷獨特筆觸的人看了恐怕也不會喜歡,但只要你能接觸這個筆觸,這部片絕對是今年不可錯過的動畫片。劇情引人入勝,步步剖析,人物刻畫鮮明,將生活中的無奈表達得很有力道,更不用說臨摹梵谷的畫風,更有許多場景融合梵谷的畫作,豐富的畫面與色調,足以為當代藝術電影的標的之一。

總而言之,我相當推薦這部《梵谷:星夜之謎》,而且完全不會沉悶,尤其如果你獨鍾梵谷的畫風、對藝術家的故事有興趣,這部片更是絕對不可錯過的佳片。

(以下涉及劇情大雷,請斟酌閱讀)

LovingVincent03.jpg

整部電影的筆觸,就是向梵谷致敬。《梵谷:星夜之謎》將使用極少出現在動畫中的油畫,而且是純手繪的,全部應用在片中,因為每秒只有12幅油畫,所以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色彩的流動、光影的變化,筆觸模仿梵谷,裡外呼應,做的相當成功。筆觸的美更是推動劇情的關鍵,由梵谷的筆觸來述說梵谷的故事,格外有意思。

不像日本動畫對場景、對人物的精雕細琢,這部片以油畫的粗筆觸,勾勒出每個場景、人物,更甚和梵谷本身的畫作做結合,如瑪格麗特和主角亞爾曼在麥田中對談那段,以及先前的烏鴉群起,正是梵谷的經典《麥田群鴉》;而晚上河流與天空的美景,那獨特的美感、在粗大筆觸中的細膩,流傳萬世的畫作,不正是《星夜》嗎?

對於有人說的,這部片一味模仿梵谷的畫作卻點不到精髓,我是不這麼認為。我並非藝術粉絲,對梵谷的故事也只是略有耳聞,但至少這整部片的畫風搭配上劇情,看起來十分舒服,而且將梵谷的畫作融入場景當中,是很有巧思的設計,臨摹梵谷的筆觸也很有特色,個人相當喜歡就是了。

LovingVincent02.jpg

講到劇情的部分。雖說片名叫《梵谷:星夜之謎》,但是那個「謎」並非發生「星夜」,而且故事的主角也並非文森梵谷本人。整個故事主線是放在梵谷死後大約一年(還是兩年?我不太確定),有人發現了梵谷要給弟弟西奧的信,梵谷的朋友郵差羅林先生將這封信交給他的兒子亞爾曼羅林,託付給他去找西奧。可惜的是,西奧死了。但是亞爾曼卻發現梵谷的死非比尋常,因此展開調查。

其實這樣的故事早已老套,由一位和死去的要角素未謀面的主角,在一場探索之旅中發現要角的蹤跡,進而被改變。但換上了「梵谷」這位藝術史上最具討論性的畫家,整個故事卻起了不同的改變。亞爾曼一開始心不甘情不願地替父親跑腿,打算把信拿給西奧就了事,事實上他也不喜歡梵谷,但父親力排眾議的支持梵谷,也令他無法說甚麼。但他在送信的過程,卻發現西奧已死,打算拿給梵谷的醫生嘉舍醫師,卻發現每個人對梵谷的死、他死前的生活都有不同的說法,讓他開始追查這件事的真相。

故事其實很簡單,卻很有力道。亞爾曼旅程中的每個人,唐基老爹、愛德琳哈霧、嘉舍醫師、瑪格麗特嘉舍、嘉舍家的女管家、行船者、馬澤希醫師、麥田裡的農夫,等等等,一個一個的說詞都有出入,觀感也大相逕庭,那都是他們眼中的梵谷,抑或他們想讓別人知道的梵谷。

故事以亞爾曼追查真相的過程為主線,各種地位、職業、個性都不同的人,說出他們眼中的真相,彼此卻都有不少出入,電影將氣氛與劇情營造的好似推理片,但這並不是這部電影想要營造的。在電影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堅持的、看到的,說出來的既是真相,也不是真相。是真相,是他們所看到的真相,他們所認定的真相;不是真相,不是梵谷心中的真相,不是事情真正的真相。

乍聽之下好像哲學思辨電影,但很抱歉,他又不是。回到電影的名字,《Loving Vincent》,親愛的梵谷,你究竟想要以你的畫作、以你的死,告訴我們怎樣的「真相」?

201709-10-02.jpg

「你這麼想了解他的死,但你有多了解他的人生?」

亞爾曼在追查的過程中,藉由回憶、描述,鏡頭也不斷轉到梵谷的生平,但以梵谷為主角的鏡頭,通通是黑白的。也許是要區別現在與過去,但這樣的設定也凸顯梵谷人生的無奈。從小就不被父母疼愛,為了討得父親歡心做了一樣又一樣的事,但始終沒有成功。28歲,內心早已佈滿傷痕的他第一次提起畫筆,往後的8年,他創作了超過800幅作品,造就藝術史上最璀璨的流星。但他的人生,承載了多少壓力?

「事實是,人們只能透過繪畫表達自我。」

在這8年多來,西奧一直幫梵谷買畫具,無怨無悔地支持哥哥,卻成了梵谷心底最深的壓力:這樣會不會拖垮了弟弟?這樣真的好嗎?而在亞爾,也就是亞爾曼住的那個城鎮時,他被整個城鎮排擠、霸凌,沒有人相信他的熱忱,甚至他們連署要將他趕出城鎮──唯有郵差羅林沒有簽名,所以他們一家也被人以異樣眼光相待。可想而知他有多寂寞。

在亞爾時,甚至發生了著名的「割耳事件」。究竟他的內心出了甚麼問題?究竟他的靈魂失落了甚麼?大家都只看見他的外貌,認定一切都是他害的,所以他才會有那麼多評論──是殉道者,是好色之徒,是暴力份子,是陰鬱混混──事實上,他就是個畫家,一個擁有澎湃靈魂,卻被世人摒棄的藝術家。

所以說,直到電影最後,都沒有說到底是誰殺了梵谷。在經歷割耳事件以後,梵谷終於看清「活著」的重要性,加上槍擊的角度,我們幾乎可以斷定他並非自殺。然而梵谷卻說,「不要怪罪任何人。這樣也好。」死亡,難道就是釋放靈魂最後的出口嗎?承受得這麼多壓力,最終當有人幫他釋放之時,他選擇接受了。

photos_23426_1504844146_d5544ade2da342a3d14da8e2261fe260.jpg

也許這就是真相。真相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方式,也許我們傷害了某人,也許我們看不見某人的靈魂,但梵谷的靈魂,我們得以從他的畫作一窺之,這就是他表達靈魂的方法。事實上,這也不是甚麼富寓意的寓言故事,而是一個熾熱靈魂的吶喊,一個上蒼都難以挽回的悲劇。最後,我們只能透過畫作,來窺探梵谷的靈魂──也來找尋我們心中的真相。

 

梵谷和西奧的通信,是梵谷在畫作以外唯一能表達自我的所在。而他和西奧的信也串起整個故事,賦予亞爾曼踏上原本是送信到後來逐漸變成追尋自我的過程,兩位本來應該是主角的角色都已經過世,亞爾曼這趟送信之旅到底要何時結束?他本可以早早了事的,但他選擇了繼續調查。

亞爾曼自己對梵谷也沒什麼好印象。可電影運用了這樣的反轉,亞爾曼甚至說出「我想為他做點什麼」這樣的話,可話鋒一轉,當他質問船夫為何不再梵谷被荷內欺負時挺身而出,船夫卻反問他「難道你就是一個好的朋友嗎?」送信之旅到頭來,成了對梵谷的人生窺探,對他的死的思辨,亞爾曼也在最後受梵谷的故事所觸動,但他最後究竟起了甚麼改變?電影未有著墨,甚顯可惜。

亞爾曼在追查途中遇到的人也都很有意思。在眾多人物中,私以為最有意思的正是兩位女性重要配角,愛德琳以及瑪格麗特。妙的是,兩位女性又互為對比,愛德琳幾乎到有些刻意的落落大方,瑪格麗特充滿防備的矜持,一開始我們會以為他們對梵谷起了極大的作用,但實際上他們不過都是一個小小過客。

activities_i_3_3348_1506651085.jpg

可電影對其中過去的描繪,並沒有刻意去區分究竟何者為真?何者為假?卻充滿意思,尤其兩位女性,從他們的視角所看到的梵谷,所看到的事實,他們所堅持的事物、所保護的事物,他們的靈魂,都極奈剖析。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梵谷在不同人眼中的不同樣貌,看到藝術家的悲劇究竟和周遭的人有甚麼關係,那年代的女性觀點更是相當別緻。

而一直被提到的「嘉舍醫師」,「現在」的身影卻直到近結局部分才登場。他好心的幫忙送了信給西奧夫人,也語重心長地和亞爾曼說梵谷是自殺的,他不救他,是因為那是梵谷所希望的。但這究竟是事實?抑或掩蓋自己罪行的謊言?梵谷自己都不願說的事,我們也只能做極其片面且武斷的猜測。

到最後,我們仍然不得而知兇手是誰,以及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謊言。事實掩埋於歷史當中,或許正要應證梵谷的孤獨靈魂,電影刻意讓我們只看見片面而不見全貌,只知道線索而不來剖析,看完之後滿是愴然和無奈,為梵谷默哀之後,心中似乎總是癢癢的,也許看慣推理片的我們一時要適應歷史最後的答案,還是需要時間。

我很喜歡這樣的安排方式,刻意不強化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反倒更凸顯我們只能看到外貌而不得而知其內,更別說窺探靈魂。所以電影也沒做甚麼反轉,告訴你許多互相矛盾的線索,然後也沒然後了,畢竟這個真實事件究竟是自殺還是他殺、若是他殺兇手又是誰,根本就已經無從得知。我們最後還是只能從梵谷的畫中,略為得知他的人生樣貌。

3b0dfa9f3a985dc07a4bb3ddbc904155.jpg

在描摹劇情的手法上雖然可以再臻成熟,但已是相當優秀,將每個角色都刻劃的相當鮮明,再配合梵谷的筆觸,每個角色的情感與孤獨都躍然於銀幕,將這部明明不是推理片的動畫電影堆疊成仿若推理片的布局。筆觸真摯,流動順暢且引人入勝,將故事再昇華,人們盲目的歧視、梵谷愴然的一生,躍然銀幕。

電影相當細緻,也讓我們藉由梵谷的故事,看見一個熾熱澎湃的靈魂,在最後是如何屈服於世界、屈服於生活,只能將釋放靈魂的出口寄託給最終的死亡。我們都看到真相,卻也都沒看到真相,因為我們看不見別人的靈魂。梵谷的故事,正是上天給予人心的悲劇,一個到至今仍餘波蕩漾的藝術家的故事。

我好喜歡這部片,除了劇情堆疊的細緻、獨特用心的畫風,結局更是將前面的無奈、冷漠做了平衡,給了一個具有展望性、勵志正向的收尾。當最後梵谷的信被唸出來,那一句「我已不再抗拒死亡」,該是有多少波折和悲愴在其中?往事已矣,如今我們也只能以管窺天,且看電影如何給梵谷的故事一個既浪漫又現實、既是致敬也是憐惜的態度。

《梵谷:星夜之謎》著實是一部極為吸引人的作品,更有著不同於當代動畫與藝術家傳記故事的看法與態度,梵谷的畫、梵谷的人生是那麼的餘韻無窮,那麼的值得回味,卻又是無比的愴然,更在其中看到人性的盲目。可惜的就是亞爾曼這角色的深度不足,不然會更有意義與韻味;其他角色應該也有更多發揮空間,尤其愛德琳。

總歸來說,這部片不失為一部哲學討論電影,但在剔除那些耐人尋思的部分以後,剩下的,就是對梵谷這位藝術家的脫帽致敬,向127年前的悲劇表達現在仍有的愴然,再透過這部片看一次,依舊耐人尋味。

LovingVincent01.jpg

評分:91分

Loving Vincent  梵谷:星夜之謎

電影國籍:英國、波蘭

電影類型:藝術家傳記、油畫動畫

全片片長:1小時35分

電影導演:多羅塔柯比拉、休魏奇曼

主要演員:道格拉斯布斯、Robert Gulaczyk、Eleanor Tomlinson、瑟夏羅南、Jerome Flynn、克里斯奧多德、海倫邁柯瑞、艾登透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菇菇站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