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ForYou01.jpg

SMS für Dich / Text For You / 真愛LINE著你 ★ 德國

《真愛LINE著你》由曾演出《香水》、《文生去看海》得到演技肯定的德國全才女星卡洛琳荷芙絲自編自導自演,改編自德國女作家蘇菲克萊姆的同名暢銷小說,初執導筒的卡洛琳獲得許多肯定,有些類似的劇情設定更被媒體認為不遜於經典名片《西雅圖夜未眠》,令人心動的劇情更被德國權威媒體評論社「德國電影和媒體評論」大力推薦「來和德國電影談場戀愛」;更特別的是,這部德國片還得到了美國超大牌電影公司華納兄弟的支持而發行,片頭就有看到華納的商標,能得到華納資助的德國片想必一定有其厲害之處。

片商也很會看時機,最近適逢農曆七夕情人節,如果想浪漫一下,《真愛LINE著你》會是一部很適合的選擇,可這部片不僅止於浪漫喜劇,而是講述悲傷、走出陰霾、蛻變的人生成長故事,透過意外收穫的愛情來重新找回人生的意義與久違的快樂。早在之前我就很期待這部電影,等到終於上映以後,卻因為太多電影想看,怕這部片落入愛情喜劇中的俗套,所以猶豫了一下,但後來我相信自己的直覺,決定去欣賞這部片。

看完之後我覺得,這部愛情喜劇看似維持不變公式,卻在許多劇情跳脫通俗,企圖打造充滿寓意又令人勇敢去愛去生活的美妙故事,對人生的悲傷與愛情的態度描繪也很優秀,整部片令人意猶未盡,可惜的是劇情中後段偏於凌亂且缺少邏輯,對關鍵處描繪太少造成缺乏,使得本片功虧一簣。希望荷芙絲在下次繼續拍電影的時候,能記取這次的教訓,拍出一部更好的電影,相信她的實力是夠的。我很喜歡《真愛LINE著你》,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但相信大部分的觀眾不是像我一樣愛看又愛挑毛病,不是非常在意電影邏輯的觀眾相信會喜歡這部片。

扣掉後面劇情不合邏輯之處,在看片當下,我是喜歡這部片的,只是後面真的很可惜,人設的粗糙也一定程度害了本片。但我其實很喜歡這部片,也覺得本片很有趣,想看的,就不要往下滑囉。喔對了,《真愛LINE著你》打著某知名通訊軟體的名號來當作諧音宣傳,事實上這部片和「Line」完全沒有關係,而是「簡訊」,從海報上跟德國片名(SMS)就可以知道。

photos_23204_1501123487_26c8332630e556e7a183bc0a1f2d8683.jpg

劇情簡介

小有名氣的童書作家克拉拉,在親眼目睹未婚夫班車禍身亡以後,從原本樂觀開朗變得相當憂鬱,兩年多過去,她始終走不出悲傷的陰影。從老家回到柏林以後,她接受閨蜜和香腸店老闆的提議,傳簡訊給早已不在人世的班的手機號碼,用這樣的方式和他對話......

另一頭,擁有看似完美的生活,卻始終沒有為愛悸動的體育記者馬克,在一次換手機號碼之後,竟然開始收到奇怪的情詩簡訊......也許,一切都是命中註定?

(簡介為自行撰寫)

觀後感及分享

為什麼我會喜愛這部片?

一定要先提這個。

一個人喜不喜歡一部電影是很主觀的,很多時候那些專業影評網或大多數觀眾喜愛的片仍有一大群人是不喜歡,或應該說感受不到觀影樂趣或收穫的。就拿我自己來說,今年奧斯卡入圍8項大獎的《異星入境》我就完全感受不到觀影的樂趣,也覺得並沒有甚麼感覺與體會,坦白說,我在看片的過程還睡著了三次。

但即便我不喜歡《異星入境》,但我也看得出來奧斯卡會讓這部片入圍許多技術性獎項不是沒原因,這部片在一些技術上的確很厲害,可是個人仍舊找不到觀賞這部片的樂趣與體會所在,老實說,我就是看不懂,其實看不懂也沒有甚麼不好意思,我睡著三次也都只有兩三分鐘,也很認真看,但越認真我就越想睡。

再講另一個例子,《樂來越愛你》很多人也無感,覺得過譽,我身邊也有朋友說大家一起租DVD回來看,結果看沒多久大家通通睡死。但我個人就超愛《樂來越愛你》,看了兩次最近也打算買下DVD,因為個人真的很喜歡,也很感受到樂趣所在。

回到本片,《真愛LINE著你》不像上面兩部奧斯卡獎季強作,這部片有非常多缺陷,劇情上與角色也明顯不夠力,但所傳達出的觀影樂趣、體會,個人是很能感受。一部電影自己是否喜歡是非常主觀的,我只能盡量從電影的劇本、角色、演技、意義四大方面來闡述和分享電影,盡量客觀,但我也會摻雜許多的個人想法與情緒感受,因為我認為一部電影想傳達的意思與概念有沒有傳達到觀眾的腦海裡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其次。

我自己就很喜歡這部片,因為那種渲染的情緒、意念,浪漫的場景,雖然缺點重重卻引人入勝的故事,甚至是可愛的荷芙絲飾演的克拉拉也很有趣,那些缺陷多半之下在觀影過程也只是一閃而過,到事後慢慢回想才想起這些缺陷。走出戲院時,我是滿足的,結局的確有一點空虛,但不影響我整體的感受。所以說,一個人喜不喜歡一部片有非常多的原因,就算是一部多數人認為的爛片,可還是會有少數人喜歡,你有不能說他們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看法,而電影從來就不是絕對的,人亦使然。

20170817185716_1_2.jpg

回到電影本身的討論。

近年來越來越多演而優則導的演員,老實說,能有好評的還真的不多;德國影后卡洛琳荷芙絲這次的執導算是不錯,以初執導筒的人來說成績算是中上。

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她用鏡頭讓觀眾來了一趟柏林浪漫巡禮,突破以往國外觀眾對柏林「嚴肅」、「冷漠」,甚至納粹中「邪惡」的印象,介紹上也有說這部片打破一般人對德國片都很嚴肅的想法,證明德國導演也有實力執導喜劇,不讓法國專美於前(雖然我仍對法國片情有獨鍾)。這部片比較大的問題出在劇本上,前半段很不錯,也都很符合邏輯;但後半段的問題就逐漸浮現,劇本不夠嚴謹細緻的問題也隨著劇情繼續往下推展而表露無遺。

影片一開始,克拉拉要從老家回到柏林的動機,說真的我看不出來。本來以為她是整理好悲傷,決定回去面對,但這樣劇情進展就會很快,後面的憂鬱和逃避也證實了她並非整理好情緒才回柏林的;還是說她是要交稿?但用寄的也可以啊,況且只要交稿而「順便」回柏林住下也太奇怪了。

其中我最重視的一個點在於本片重要的轉折之一,那就是馬克第一次在克拉拉家過夜以後,克拉拉一早跑到車上哭泣,仍無法忘懷逝去的班,更深層一點,她似乎認為和馬克在一起會是對班的背叛;而馬克在離開以後,去找之前就打過交道的知名歌星亨莉葉特布特求幫忙,根本超級好人的布特就請克拉拉幫她畫專輯封面,欣喜至極的克拉拉就這樣(似乎)走出傷痛,跟馬克真的在一起了!天啊,這根本兩回事吧!名人找她畫專輯封面,開心的她就這樣決定敞開心房(其實還沒,下面會說)迎接馬克,這怎麼說都不合理,我完全找不到理由說服自己這段是合理的。這邊的轉折真的太牽強了,本片的邏輯度也是從這裡開始急轉直下。

而之後克拉拉就發現了馬克桌上有她的簡訊,在打了班的手機之後也發現的確是馬克的手機在響,克拉拉憤怒加難過到了極點,因為簡訊已經是她和班最後的聯繫,就算只是單方面,那也是讓她支撐下去的動力,而馬克奪走了她的動力,讓班從她的記憶裡消失。首先,馬克為了不讓克拉拉發現班的舊手機號碼現在是他在用,索性騙她說他沒有手機,咦,可是你們約會的時候,你就把手機放在褲子口袋?(並沒拍出來約會的時候,可是在浴室裡的褲子可以看出來)如果有人打來呢?不就曝光了嗎?

而且你就光明正大的把人家寫的簡訊印出來放在桌上,這也太不小心了吧,還是說體育記者都那麼粗神經?這邊也看出克拉拉心中班始終是最重要的,但電影的手法不太高妙,反而變成角色反轉,馬克被塑造成癡情的那個人,克拉拉變得有些不討喜,就整體劇情來說頗奇怪。

而最後,馬克是怎麼挽回克拉拉的?一封情書,公開登報,就這樣,克拉拉就重回她身邊,兩個人幸福甜蜜在一起,然後步入結尾,成了愛情喜劇的公式實現。這邊的轉折又太詭異,而且,最重要的,馬克登這篇文章,完全不用經過上司同意!!!登出來之後,他上司才看到!!!報紙他家開的啊?!太誇張了這!!!然後克拉拉就這樣被打動了,天啊如果這個人是個只會說好話的偽君子妳該怎麼辦啊小姐!!!

他們最後的在一起也太沒有說服力,至於克拉拉到底最後是怎麼走出悲傷決定接納馬克的?電影也輕描淡寫,雖然不是很誇張,卻也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後半段一直到結尾都不斷出現一些令人驚訝的邏輯、粗糙的轉折,實在太悽慘,導演功力再好,也掩飾不了劇本無力甚至誇張的事實。

上述的劇情並非所有不合邏輯之處,因為第一個,我的記憶力沒那麼好,第二個,不影響劇情發展太大的我就略過不提了。一部好的電影,除了要把想表達的議題充分表達,劇本、情感、角色也必須環環相扣,其中一個部份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其他部分,就算好的地方表現在優異也可能會被出問題的那一部份拖累而無法完整傳達。

這部片的後半段劇本問題讓我聯想到之前我曾痛批過的《直播風暴》,但我為甚麼會喜歡這部片?因為他的角色和劇情夠討喜、富有意義而且能完整表達,更重要的,是能「觸動人心」,而非《直播風暴》那般的遙遠甚至莫名其妙。《真愛LINE著你》的問題在於轉折太牽強,顯得角色和故事發展顯得廉價而刻意,如果去掉這部分想必是一部非常優異的片,可惜。

photo.jpg

克拉拉這個角色

電影其中一個想傳達的想法就是沉浸在悲傷中的人該如何走出去,克拉拉就是一個例子。這邊我會想到《海邊的曼徹斯特》,但除了這一點,其他地方兩片根本完全無法相提並論,而且克拉拉在劇中其實蠻常笑的,若非用其他鏡頭捕捉克拉拉憂鬱悲痛的畫面,單看她正常的樣子時不太看得出來她內心可能經歷過一段很痛很痛的故事,和《海》的李那種直接從臉上就看的出來的感覺截然不同。當然這跟長相有關啦(無意批評凱西艾佛列克)。另外,這部片幾乎沒有正面哭戲,對悲傷的情緒表現比較沒那麼強,畢竟是個愛情故事。當然,我也會懷疑是不是荷芙絲比較不擅長哭戲,所以才用遠景來帶過。

克拉拉的角色設定有個問題,上面就有提到了,那就是因為重要轉折的不足,克拉拉如何走出悲傷、接納馬克等非常重要的部分說服力不足,顯得她好像「就是這樣」,沒有甚麼解釋、轉變,難以說服觀眾,更甚者有人會討厭她,因為她一面和馬克談情說愛,又責罵馬克把班從她的回憶裡奪走,不夠細膩的劇情害了克拉拉這個角色,使她顯得廉價甚至矯情,雖然我個人覺得荷芙絲飾演的克拉拉實在太迷人、可愛,難以討厭,但換個想法,如果是小說可能就不是這個結果了。

1502699229_3e892c038cbaed5423c7f649ac6350ba.jpg

走不出悲傷的人、毛蟲的蛻變

克拉拉的角色設定是個童書作家,她的童書《毛蟲蕾珂》是走歡樂風格的,但在她失去班以後,就畫不出快樂的毛蟲了,出版社也一直狂催,克拉拉為了讓自己能畫出快樂的毛蟲,不得已(被迫)接受閨蜜卡嘉的提議用交友APP約會,但這反而又讓她陷入回憶的悲傷,也遇到一個渣男。然後,她去柏林歌劇院聽歌劇(就是上面那張圖片),邂逅了一直在追尋克拉拉的馬克,但她並不知道她的簡訊就是寄給馬克的手機,馬克刻意隱瞞,埋下後面的轉捩點;本來克拉拉應該只是打算做個朋友,最後發展成了情侶。

這邊也牽涉到上面提到的,克拉拉這個角色的細膩度不夠,所以有些地方會很奇怪,覺得沒什麼感觸。但我倒是覺得以一部愛情喜劇來說,這部片約會的橋段都挺浪漫的,而且有趣不會矯情,也沒有那種閃到睜不開眼睛的感覺,輕重度拿捏得剛剛好。但克拉拉依然無法完全走不出悲傷,她還是會想到死去的班。

從另一方面來說,班嚴重地束縛了克拉拉的人生,也許愛之深亦痛之深,導致克拉拉無法走出未婚夫驟逝的痛,也是她不願面對、逃避所造成的,克拉拉的角色某方面來說厚度十足,但表現上卻差強人意,有些可惜。而她所畫的毛蟲,正暗示了她自己。

在班發生意外之前,她的毛蟲一直是毛蟲,沒有蛻變,但是是快樂、開朗的毛蟲。發生意外以後,她因為悲傷過度而畫不出童書,被編輯狂催,畫出來的毛蟲卻悲傷、兩難,涉及到許多大人的議題,這邊可以看出克拉拉在經歷意外之後轉變了很多,更大幅地成長(人生改變)了,現在的她和以前不同;而雖然編輯知道克拉拉的悲傷,但因為出版社要賺錢所以還是必須要求她畫出來,好心(?)的編輯還給了她許多奇怪的提議,克拉拉決定散散心,又把要去的地方、想表達的深層情緒都透過簡訊告訴班,實際上是馬克在讀這些訊息,他也順利憑訊息找到了克拉拉,成功地在一起。這時的克拉拉已經逐漸要蛻變,因為毛蟲不可在像以前一樣,經歷過那麼多事之後,毛蟲無法維持原樣不蛻變,而那麼多悲傷正是蛻變的轉機。

說實話,克拉拉為甚麼會決定開始畫蝴蝶我忘了,好像是因為有人提議的,可以確定的是她是在馬克第一次在她家(其實是卡嘉家)過夜後才開始畫的。後來她在開始畫蝴蝶不久就接到馬克請布特幫忙的邀約,她喜出望外,正式決定開始畫蝴蝶,也讓毛蟲終於蛻變成蝴蝶,走過最悲傷、痛苦(蛹期)的時間,成為蝴蝶,繼續迎向大好人生。電影的投射其實頗為巧妙,將克拉拉本人帶到她所創作的童書,不只是因為她本人畫的童書所以和她的情緒、感受有強烈關聯時觀眾能發現而且比較有說服力,而是能將悲傷、成長帶到毛蟲與蝴蝶的故事,是一個討喜而且容易聯想的連結,相當有趣而且別出心裁。

但是,毛蟲在成為蝴蝶以後還是會碰到困難,這裡的困難就是真相的揭發。當克拉拉發現自己的深情簡訊是寄給馬克,她深深感到自己的內心被別人看透,這樣的破滅更讓她失去和班唯一的單方面連結,所以她選擇離開,但最後還是被馬克說服了,正式成為快樂的蝴蝶,展開翅膀迎向美麗人生。反倒覺得電影到最後的處理變得十分粗糙,沒有解釋為何克拉拉會願意接納馬克,這些也提很多次了,但整部片的邏輯強度隨著時間越來越弱,結局看起來完美,卻總令人覺得有些空虛而且沒說服力,雖然「好看」,但不會是超優的佳片。

整部片的意念、意涵主要就圍繞在克拉拉的蛻變之上,也象徵現在許多沉浸在傷痛之中的人,他們總是悲傷、乏力,因為曾受到創傷,甚至不敢再去愛,克拉拉已經算是幸運的,一個人在經歷過那麼多事之後,如何從毛蟲蛻變為蝴蝶?可以說很深,也可以說很淺。這部片在這方面算是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又能感覺到議題的存在。這樣的問題也值得我們深思,若是在悲傷之中迷離的人,看這部片應該會有療癒的功效,也會被裡面的浪漫場景逗的會心一笑,還會為了搞笑幽默的台詞和畫面弄得忍不住在戲院笑出聲來。

TextForYou03.jpg

馬克這個角色

相較於克拉拉,馬克這個角色的厚度就少了許多。馬克有著總是對未來設想的女友,但他們之間似乎沒有愛的火花,馬克也不真正在意她。直到他接到愛的簡訊,才逐漸被觸動。事實上,這部片對馬克是如何愛上克拉拉的描寫不夠多,所以難免覺得厚度少了些,而馬克的家庭和情感方面的描繪也較少。演員弗萊德里奇穆克的演技沒有令人特別深刻,但總覺得他非常幸運,怎麼追都追的到克拉拉。當然這跟劇本的失誤有關。

還有另一點。本來上司派他去採訪布特時他還非常不願意而且鄙視布特,卻在遇上了布特以後發現她和一般的歌星不同而開始和她有了好交情,然後也是因為布特下定決心去追克拉拉,然後又莫名其妙地和克拉拉在一起了,他還真的遇到了貴人啊,覺得布特根本仙女下凡來教人類愛的。倒覺得這邊的劇情似乎別有設計,因為馬克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和克拉拉有了聯繫,又從本來的不爽變到後來反而因為布特而收穫了最大的愛情,一轉再轉,似乎也呼應了片中說的生活概念,但感覺又沒有設計的有讓人感受到,似乎就缺那臨門一腳。

愛沒有所謂的不知道

由德國另一位影后卡嘉瑞曼(她來頭可不小,是2003年的威尼斯影后)飾演的歌星布特是個很雞肋的角色,上面也有提到,當然她在幫助馬克和克拉拉和好好像是關鍵角色,但我卻覺得這段的不明所以,以及整部片的設計,浪費了這位演技派影后。當然她也有貢獻,就是她說出了一句名言:「愛沒有所謂的不知道」。

馬克徬徨,因為他已經有了女朋友,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對女朋友缺少了那種愛情的悸動,就像電影中說的,你和她有「愛情高潮」嗎?這樣的一個概念也貫穿了全片,說真的,在這個重點方面的感染力,比起上面所說的蛻變更強,更為觀眾所感受到,渲染力挺強的,這部片所帶出來的那種浪漫、愛戀的美好都是源自這裡,倒是令人會心一笑。

而這部片的愛情屬於比較夢幻的類型,但並不失現實,從主角的人設便可以看出來。克拉拉沉浸於未婚夫死亡的悲傷,馬克就是典型看似現代社會的人生勝利阻卻找不到真正的愛情,兩個人的化學反應搭配起來,我覺得頗為有趣,比起許多愛情故事的故作矯情,這部片的愛情方面倒是清新自然。

而愛沒有所謂的不知道,正是應證這個故事最好的道理。他們彼此受到吸引、彼此相愛,馬克受到布特的感動,選擇離開女友,和克拉拉在一起,但克拉拉仍舊無法離開舊感情,即便愛再一次來了,卻仍抗拒、不願接受。可惜的是,電影把後面這段表現得太少了,若能把電影延長個二十分鐘,把後面這段故事講好,想必評價會好更多。當愛來的時候,我們是否仍深陷漩渦無法勇敢去愛?這部片的趣味更引人入勝,吸引觀眾再一次為愛悸動,體會所謂的「愛情高潮」。

1503626471-1769190287_n-600x400.png

面對生活的態度

電影中有一幕倒是令我印象很深。在香腸店的時候,大衛和馬克問老闆那兩種(哪兩種我忘記名稱了)香腸差在哪裡?老闆說,叉子的顏色。這個台詞就是輕鬆講過一句,但我反而深深從本片中感受到這句台詞真正的意思。香腸的本質是一樣的,這兩種香腸唯一的不同在於叉子的顏色,當然現實是不會有人這樣賣啦,但這邊的香腸隱喻的就是你的人生,而兩種人生有何不同?叉子的顏色,隱喻為你面對人生的態度。

乍看之下這邊只是個笑點,我反而認為這是這部電影其中一個想講的重點。面對人生,你用什麼樣的態度?正如老闆送來香腸,在你吃了之前,你知道他的滋味嗎?你有辦法替老闆決定香腸的滋味嗎?沒辦法,正如你的人生,無法決定。唯一能決定,就是你怎麼吃他。怎麼吃,吃的東西也許都是一樣的,但快樂的吃你的人生,和悲傷的吃你的人生, 吃一樣的東西,帶著不同的態度,就是不同的滋味。生活要快樂地過還是悲傷的過,唯有本人才能決定。

卡嘉這個角色、大衛這個角色

片中兩個重要配角卡嘉和大衛,他們分別是克拉拉和馬克的最好朋友,他們面對愛情的態度和克拉拉跟馬克完全不同,應該說,他們用交友軟體來找愛,也許只是一夜之愛,也許是終生真愛。這兩個角色都很有趣,而且講的話都很好笑,更重要的是,他們都陪在克拉拉或馬克身邊,最後他們四人也成了好朋友。卡嘉最後和大衛也併發出愛的火花,挺幽默的,感覺兩個人的個性應該很合。基本上這就是愛情喜劇的基本組合,女主角和她閨蜜,男主角和他好兄弟,有些愛灑狗血的還安排個三、四角戀,幸好本片沒有這樣,不然我也許就很討厭本片了。

005b7f1b7040ed60cb55723bba5fd6b5.png

有一句老話,「相愛容易相處難」,但對克拉拉來說,再一次投入愛情,是否就是一件很難的事?而曾受傷的人,能再一次去愛嗎?這部片給了我們一個浪漫、甜美的結局,似乎是愛情喜劇的公式,但這部片就是希望大家能走出悲傷,再讓克拉拉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的話就會是一部很痛心的作品,但也許評價也會比較高也說不定。

但換個角度來看,當克拉拉和馬克相愛以後,她真的就走出悲傷了嗎?還是說這又只是暫時的呢?之後她和馬克的生活會有什麼樣的摩擦?克拉拉想必還並未完全走出班死去的悲傷,那之後的生活是否又會因為克拉拉的思念而出現變數呢?很想看這部片的後續發展,但以這部小品來說出續集是不可能的,但個人真的很想看後續故事啊。

最後要說的就是這部片的音樂。比較有特色的是這部片最後結尾是布特演唱新歌獻給克拉拉和馬克,那種感覺有點像開演唱會,卡嘉和大衛也是在這段發現他們在交友軟體上看見的那個人原來就是自己最好朋友的另一半的最好朋友(繞口令XD)。這部片的音樂也為本片加分不少,個人覺得每一首都很好聽,各有其特色,尤其是片尾曲個人超愛,《Shape Of Love》,愛情的形狀,好聽到不行啊。但是德文片的片尾為甚麼配英文歌?這我就不知道了。這部片個人覺得清新可愛,很喜歡呢。

MV5BYzNjNDQ5OGMtMjdhOS00MjgzLTg4NWUtM2U0MmI0Y2ExNmRmXkEyXkFqcGdeQXVyMjQ3NzUxOTM@._V1_SY1000_CR0,0,706,1000_AL_.jpg

INFORMATION

電影名稱:SMS für Dich / Text For You / 真愛LINE著你

台灣上映:2017/8/25

台灣級別:保護級 (P)

電影片長:108分鐘

電影定位:劇情片、愛情喜劇

電影國籍:德國

電影語言:德文(片尾曲為英文)

出品年分:2016

電影關於:愛情、另一半驟逝的悲傷、成長與蛻變、簡訊

電影導演:卡洛琳荷芙絲 Karoline Herfurth

電影編劇:卡洛琳荷芙絲 Karoline Herfurth

電影原著:蘇菲克萊姆 Sofie Cramer 《SMS für Dich

主要演員:克拉拉桑默菲:卡洛琳荷芙絲 Karoline Herfurth 飾

                馬克:弗萊德里奇穆克 Friedrich Mücke 飾

                卡嘉:諾拉提辛納 Nora Tschirner 飾

                大衛:費德烈克勞 Frederick Lau 飾

                亨利葉特布特:卡嘉瑞曼 Katja Riemann 飾

觀影方式

觀影平台:首輪電影院

觀影日期:2017/8/26(六)

觀影院廳:誠品電影院 A廳 G排9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菇菇站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