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016520_221424.jpg

Laavor et hakir / Through The Wall / 我就是要結婚! ★  以色列 

當今這個社會,不論何種領域,女性都能有出色的表現,當然包括了電影導演。或許有人說這是性別歧視,但倒不如說這真的是一種特質,女導演往往較能細膩刻畫人的內心、情緒,帶給觀眾的作品畫面和呈現度往往細緻。本片的導演拉瑪‧布希頓便是一個出色的代表。拉瑪是一位美國出生,以色列長大的人,是一個執導年齡尚淺的導演,《我就是要結婚!》是她第二部電影作品,和第一部電影《填補空白》相同,是部情感細膩、劇情動人的小品。拉瑪很巧妙地帶入了以色列的文化與宗教特色,透過看似瘋狂的劇情,與預告片、電影簡介裡,表面浪漫輕鬆的喜劇面貌,娓娓道來真實的社會樣貌,深刻地寫出了現代社會的現實,輕鬆且不帶說教意味,配上悠揚的歌曲,看似輕鬆荒謬,卻是這社會最真實的寫照。

INFORMATION

電影名稱:Laavor et hakir / Through The Wall / 我就是要結婚!

上映日期:2017/5/26 (台灣)

台灣級別:普遍級 (G)

電影片長:110分鐘

電影定位:劇情片

電影關於:結婚、相親、真愛、婚禮、社會眼光、自我內心

電影導演:拉瑪‧布希頓 (填補空白)

主要演員:諾雅‧古樂 (青春)

                奧茲‧澤哈維 (再見,軍中情人)

                阿莫斯‧塔馬姆 (三位母親、檸檬樹)

劇情簡介

年過三十的剩女蜜涵,在近11年來約會了一百多人,卻始終沒有碰到那個對的人,為了想趕快結婚,擁有一生一次的完美婚禮,還求助了婚顧公司的媒人以及她兒子許米。數月之後,蜜涵果然要結婚了,但就在婚禮舉行前一個月,新郎卻突然說不愛她了,雙方決定取消婚約...

蜜涵卻不想再回到單身生活,即使婚期僅剩22天,她做出了一個瘋狂的舉動:婚禮照常舉行!在跟許米訂好婚宴婚紗以後,她開始尋覓新郎的旅程,以前相親被刷掉的人敗部復活,一個接一個的男人和蜜涵約會、吃飯,那個對的人卻仍未出現。直到有天她決定到烏克蘭散散心,卻意外碰見搖滾偶像佑斯,兩人一見鍾情,對彼此都有強烈好感。兩人雖互相愛慕,但蜜涵卻產生猶豫:她真能跟四處流浪的搖滾明星共度一生嗎?

越來越多男人對蜜涵有興趣,他們都出現在她生命中最堅強又最脆弱的時刻,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那個人真的會來嗎?一心希望被愛、不願再承受社會異樣眼光的蜜涵,真能找到完美的另一半嗎?

(參考電影宣傳簡介,以及自行調整)

T3_562.jpg

觀後感及分享

奇蹟無處不在:透過信仰構築的未來

就歷史來看,一直以來,猶太人都是一個備受壓迫的民族,以色列也是一個充滿戰爭與淚水的國度。在長年這樣的環境以來,猶太人,或說以色列人往往只能盼望奇蹟,將期待寄託於宗教信仰,很大的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電影中也可看出,角色們一直說著「感謝上帝」、「上帝保佑」,象徵了猶太人對環境的無奈,以及對耶和華的依賴。蜜涵曾說過一句話:

「奇蹟無處不在,凡事自有安排。」

或許有些無神論者會認為這句話愚蠢至極,但這卻是以色列生活的真實樣貌。身處台灣的我們,平時極少能獲得以色列的相關資訊,除了人們耳熟能詳的納粹殘害猶太人的悲慘事件,對以色列的印象也許就是與巴勒斯坦的戰事。這部片忠實地呈現以色列的生活面貌,以色列人的說話方式、生活方式,這是本片真實呈現現實社會樣貌之一。整篇電影其實可說就是奠基在猶太文化的象徵,「祈禱」,之上,蜜涵堅信只要上帝真正存在,而且願意協助好事成功,她就一定能找到另一半,畢竟讓她結婚能有什麼壞處呢?因此她才做出如此驚人的決定,她選擇相信奇蹟會出現,上帝早已為萬物做好安排,這讓她即使最後沒有明確斬獲,卻仍坐上禮車,步入禮堂,撐著虛弱的身軀,等待那不會出現的新郎。不會有人說祈禱是壞事,那為什麼那麼多人總批評某些人往往把未來寄託在渺茫的奇蹟之上呢?只要你夠勇敢,這有何不可?有時候人生除了相信,還能幹嘛呢?

c485bae0-3bb4-11e7-baf3-63886d55733b_-22-.jpg

社會異樣眼光的看待:別以多數人定義少數人

電影一開始,蜜涵被媒人用魚血塗臉,道出了她想結婚的真相。她哭著說,她不想再承受社會異樣的眼光,不想再承受他們把她當殘障者看待。這更血淋淋地說出了這社會的真實樣貌:我們總是以自己的觀點來看別人,以多數人的想法來定義少數人。蜜涵說社會歧視已過青春卻仍未婚的婦女,她並沒有說錯。這不僅是一種立場上的歧視和偏頗,更是一個嚴重的性別歧視。那些已婚的人不論表現出來與否,心裡都鄙視著已過青春卻未婚者,帶有自身的優越感,卻不知這種靠認為自己站在別人頭上的優越感,源自於內心的自卑。再來,若已到適婚年齡的男性未婚,並不會招來什麼議論;但若同樣的條件,換做女性,社會卻總是以自身優越的想法來同情、假關懷,這難道不是一種性別歧視?本片並沒有將這種道理說明,導演很懂,若將這些道理直說,說教意味會太濃厚,反而成了一部不討喜的電影;她反而將這種道理與想法融入情景、閒暇對話當中,讓觀眾自己意會,對社會的偏頗有更深一層的體認。

除此之外,電影將蜜涵的角色設定為經營行動動物園的人,總在舞蛇弄鼠,把玩各種動物;在社會大眾眼光之中,這樣的女生,怎麼會受人喜歡?在講到這個議題時,導演選擇用更直接方式呈現。有一幕,在蜜涵開著她用自己的車經營的行動動物園到學校(似乎是女校),老師希望蜜涵把蛇拿出來給同學們開開眼界,蜜涵問有沒有人敢摸一摸這條蛇「哈維」,有位女孩舉起了手,卻被學校老師認為不妥,請蜜涵將蛇收回箱子。下一幕,學校老師直接問蜜涵:「妳這樣不會找不到對象嗎?」這種種,都顯示社會對不一樣的人所暗含的歧視,以及大眾總以既定的觀念及自身立場來定義他人。

有人說,這個社會注定是不公的,因為每個人有各自的愛好,有人選擇為了跟隨大眾隱藏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選擇追求自己的內心。做自己的人會被歧視,這就是為什麼當今社會越來越多戴著面具過活的人。如果我們總以多數人的想法、觀念來定義少數人,這社會就無法再有改變與進步,也會出現愈來愈多面具人悲歌。

1ee6e54d972da375ae30deac75c8c9c74e7b5095.jpg

 在茫茫大海中尋找靠岸處:被愛的渴望

這個世界上,有人總是待在舒適圈裡,想要往外闖一闖,伸展翅膀;相反的,也有人厭倦了四處漂泊的生活,想找個地方、找個人,安頓下來。這11年來,蜜涵和一百多位不同的男性總共約會了四百多個小時,卻仍然沒有找到對的人,到最後終於遇到吉帝,以結婚為前提交往,卻在婚禮舉行前一個月,因為吉帝已經消逝的感情,取消這場婚約。蜜涵不想回到那個單身的時候了。如同上述,她無法再承受社會的歧視,不想在回到愛情的大海中航行,只為找到那適合泊岸的一方天地。她毅然決然決定放手一搏,相信奇蹟,在有限的土地上四處尋覓,也等待對的人從海上航行而來。她只是希望被愛,渴望安穩。

後來,她找到了一個各方面都很完美的對象阿薩夫,她並沒有告訴他婚禮即將舉行,他早已出差,無法在婚禮期限內趕回來。這讓蜜涵徹底心碎。這可以說是她最後一根稻草,如今也垮了。她希望被愛,卻又不想急於表達出來,最終錯失那個機會。我們也該反思,這社會是否對那些海上的「航行者」有所不公呢?只是想被愛,想停泊,有錯嗎?

p8165203a575754161.jpg

從指尖滑落的愛情:信任與傷害

開場沒多久,蜜涵與吉帝到婚宴餐廳試菜,吉帝卻一副心有所思的樣子,令蜜涵極為不自在。在追問之下,吉帝終於道出原委。在這之前,吉帝曾說,若說出來對我們都沒好處,還會影響到我們的未來,但當他實際說出來的時候,可以看出他似乎鬆了一口氣。他抱怨蜜涵老是緊張兮兮,對什麼事都要追問,但如果兩人間連基本的坦然相對都沒有,還算什麼婚姻?這是一個頗具討論性的問題。有人認為,婚姻之間不一定要毫無保留,但至少要問心無愧,而且如果老是盤問對方會造成很大的反感;有人則認為,婚姻就是一個共同體,應該對對方毫無保留,坦誠以對,什麼秘密都不能瞞著彼此。不管如何,婚姻的立足點,其實就是「信任」。若沒有信任,又沒有愛情,那這段婚姻就形同虛設。在當今社會追求婚姻、歧視大齡單身者的狀況下,是否遺忘了婚姻真正的重點,以及愛情的美妙?若這一切都變成義務,那份心底的感情又何去何從?

當劇情推展到後面,她的妹妹告訴她吉帝即將和蜜涵的室友兼閨蜜麗芙結婚,蜜涵徹底崩潰,歇斯底里地朝她大吼大叫,還敲破了房門,對自己受到的傷害感到羞辱與憤怒無比。吉帝當初說不愛她之時,並沒有說出真正的原因,也是怕太傷她的心。但若永不說出,這份婚姻還會幸福嗎?當然不會。信任與傷害,其實就在一念之間。

在不斷和男人約會之間,蜜涵到烏克蘭探訪猶太智者的墓,在向祂哭訴的同時,卻意外邂逅了搖滾偶像佑斯。他們一見鍾情,相互傾心,蜜涵感覺有作夢一般,而佑斯甚至跟她要了地址。她心花怒放,卻仍保有理智,懷疑佑斯是不是只是玩玩而已。俗話說,受過傷的人,往往特別脆弱。她已經「面試」百餘個對象,又被吉帝傷透了心,所以當佑斯真的到耶路撒冷來找她的時候,她直接說出心中的想法,認為他只是玩玩,以迷人的外表勾引女性,不愛了就拋棄。這次換佑斯心碎了。他覺得蜜涵既自大又自戀,以為愛情中她永遠是受害者,這讓她更加失去了得到真愛的機會。佑斯心碎地離開蜜涵家中,也把蜜涵的真愛與那份怦然心動的情感給帶走了。受傷的心,還有被撫慰的可能嗎?

編劇也很巧妙地安排了蜜涵的妹妹,和丈夫吵架的場景,警示蜜涵婚姻不一定是好的,重點是那個對的人。而妹妹和丈夫和好之後,恩愛更甚當初,也是蜜涵心境的對照組。因為在婚姻之中,什麼都有可能發生,重要的是相信,即便吵架,也會因過往的感情和信任退讓一步。

「我就是要結婚」的圖片搜尋結果

不論你怎麼決定,我一定支持你:最堅強的後盾

在電影當中,蜜涵身邊的朋友,她妹妹、她母親、最好的閨蜜菲姬,在她身邊,無時無刻給予她力量,幫助她度過難關,給她最好的安慰,做她最堅強的後盾。和吉帝結婚的麗芙,也仍是蜜涵的朋友,在婚禮這她人生中最堅強卻又最脆弱的時候,陪著她。這些朋友、家人,就是蜜涵願意相信奇蹟的勇氣。他們給她後盾、安慰,讓蜜涵能勇往直前。現實生活中,你身邊有多少人是真心陪著你的?有多少人,能不管你做什麼決定,都在你背後支持著你?有這種親人與朋友,我們應當好好珍惜,更要好好正視內心的想法,不要傷害到他們。

「我就是要結婚」的圖片搜尋結果

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對自己誠實,才是最重要的

當媒人拿魚血抹在蜜涵的臉上時,告訴她:「如果你不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心,要怎麼跨越障礙呢?」這實在是一句太經典的話了!蜜涵為了不再受到特別眼光看待,一直在找對象,卻不願與自己的內心溝通。杏林子曾說過:「心才是一切的主宰。」若不好好面對自己的心,了解你究竟想要什麼、需要什麼,又怎麼會過想要的生活呢?蜜涵已經陷入社會的漩渦之中,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壓力極大,原因在於她始終不願正視內心。她寧願相信觸摸不到的上帝,也不去跟就在自己心中的想法溝通。在這個重視物質的社會,越來越多人迷失自己的內心,甚至將自己的內心封閉,但這樣是不會快樂的。就算想法很瘋狂,就算那幾乎不可能,我們也要勇敢去面對自己的想法,不要陷入陷阱中無法自拔,去正視自己真正要的東西,坦誠以待自己,對自己誠實,告訴自己事實,不要自欺欺人,更不要迷失於表面。如果不對自己誠實,那你的生活一切究竟是真是假?對自己誠實,也是對他人誠實。正視自己的內心,也是幫助你身邊愛你的人,讓他們不用因你而心碎。對自己的內心坦然,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導演給這個虛偽的社會一個很大的警醒。

如同電影英文片名《Through The Wall》,穿越那道牆,而那道牆,正是你的心牆。

我們也許不敢去面對真實的自己,那個自己也許不完美,但卻是真真正正能感受到生活快樂的人。那個真正的自己在想什麼,更是比表面功夫更重要的。社會往往忽略內涵,只重外在,排擠和社會主流不同的人,不僅讓許多人為追求社會的認同而下場悽慘,更是對少數族群的悲歌。其實內涵才是重點,重點不在有沒有結婚,而是在你的心靈是否豐富,你有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這個現實的社會,因此才要對自己誠實,看看自己的心靈充不充實,內心是否真有那份「愛」的感覺。

movie_016520_218179.jpg

論結局

最後結局,蜜涵在媽媽和妹妹的陪伴下,走進禮堂,坐上沙發,等待新郎。她極為虛弱,身邊的朋友也尷尬無比。她什麼都沒吃,開始出現幻象。她看到許米來娶她,實際上那只是他的幻想,在虛虛實實之中,一下是她的幻想,一下是事實,最後她看到許米唱著歌,一切畫下句點,電影結束。這結局或許會令人錯愕,因為電影沒有點明蜜涵最近有沒有結婚成功,電影就在配樂之中畫下尾聲了,但我覺得這是很現實的一件事,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奇蹟很少出現,信仰也不一定會發揮作用,就算再有希望,仍要面對那不定而善變的現實社會。

這結局不明確,給觀眾自己想像的空間,也為這個社會的現實面貌下了一個最好的批註。

綜合來說,這部片外表裹著小品輕喜劇的面貌,內涵卻是一部充滿哲理的片,以詼諧的劇情和敘述手法,深刻地描繪現代社會的通病與真實的面貌。相較於簡介所宣傳重點的喜劇,這部片不如我想像中的浪漫快樂,反而是詼諧卻帶有不少道理的劇情片,在溫馨的同時,也感受到女主角的壓力以及現實社會的視角。以色列的社會、文化面貌也藉由這部片讓身在台灣的我得以一窺,飾演蜜涵的諾雅‧古樂的演技的確精湛,將蜜涵緊張、壓力、崩潰、歇斯底里的模樣演的很好,被耶路撒冷郵報獲讚「以色列的寶石」,雖然有點誇張,但也不會名過其實。另外兩位男星,奧茲‧澤哈維和阿莫斯‧塔馬姆的演技也的確可看,其中奧茲算是在好萊塢還蠻有名的一位以色列演員。導演和編劇的表現也都相當令人滿意。這部片被提名以色列奧斯卡九項大獎,好像還破了以色列票房紀錄,證明這部片的確也受到專業人士青睞,雖然在台灣沒什麼人會看,但其實是一部相當值得一看的佳片。

綜合評分:94分

電影海報:英文版、精彩劇照

本片電影簡介、正片播出上使用的英文片名皆為《Through The Wall》,但有海報上以及影城宣傳上的片名竟是《The Wedding Plan》,不知原因,推測《The Wedding Plan》應該是早期先行釋放出的片名,後期可能改了,有些地方卻沒有改到。至於希伯來文方面,本人看不懂所以無法比較。(希伯來文好像是由右至左,由上至下書寫?)

1495682379-152793877_n.png

image.jpg

「我就是要結婚」的圖片搜尋結果

「我就是要結婚」的圖片搜尋結果

相關圖片

「我就是要結婚」的圖片搜尋結果

院廳體驗

南港喜樂時代影城 12樓9廳 2排7號

這次我是在電影上映第三週才前往觀賞此片,因為剛好有行程加上時間可以,所以來到遠在南港的喜樂時代影城(之後會另闢專文介紹)。這次是在9廳觀賞,這是喜樂8個香氛廳中其中一個,香氣恰到好處,和電影的氣質蠻搭的,讓人有種舒服的感覺。網友說的隔音差倒是沒有體會到,完全沒有聽到隔壁的聲音(當時隔壁放映的是吃吃的愛),音效也還算不錯,椅子也舒適,銀幕呈現也很優,畫質很好,而且,我們包場!除了我們一行三個人,沒有其他人觀賞此片!想怎麼坐就怎麼坐,超棒的!這廳總共48個座位,四排,實際坐過之後,覺得第二排5~8是最好的位置,但第一排不會太近,只是剛好滿視野;第四排也不遠,若不希望銀幕太大的人可選第四排。整體來說,我很喜歡這個影城呢!

服務品質:8(服務人員明顯青澀,這是早就有的問題,但現在已開幕一年半了,怎麼還沒什麼改進?)

視覺效果:10

音效效果:10

座位舒適:9

環境整潔:10

觀眾素質:10(沒有其他觀眾)

再訪意願:10(選的片包羅萬象,超級多,又很舒服,就算遠又貴還是想來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菇菇站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